ADPTR AUDIO HYPE

评分:8/10 让我们炒作一下"炒作"
HYPE

可能中文互联网用户不太了解”Hype”这个词,但我们一定非常理解”炒作”的含义。随着主播们在镜头前塞入一嘴的月饼然后疯狂的一边喷着碎末一边闷喊”太好吃了太好吃了,这才是地道的港式月饼”这样的视频画面遍布在网络上,我们已经烦透了这种装模作样的虚假宣传,这就是炒作,也就是Hype。国外网络也是如此,当人们对一款产品过度宣传时,一定会有评论跳出来说”It’s a hype”。

在当前,炒作或Hype一词已经令人不适的环境下,有一款产品叫做”HYPE”,这算不算是炒作的2次方?就像取了个名字叫做”梗”。我想,有公司敢拿产品取这么个名字,要么就是娱乐至死,死前也要炒作一把。要么就是,他们真的设计出了一款不太真实的产品。

HYPE是一款多功能的多段信号增强器。开发它的公司来自两个响当当的品牌:ADPTR,和URSA DSP。这两个公司都不是传统的专做模拟硬件仿真软件的开发商,而是在信号分析和增强领域都有着骄人成绩的新型音频软件开发商。ADPTR Audio专精于信号分析,比如它的两款产品Metric AB和Streamliner,都致力于分析音频信号的频率,动态和响度,对于测算发布阶段的混音和母带响度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它也能开发出非常优秀的动态效果插件,如Sculpt,这款插件不仅能完成常见的下行压缩,还能运行上行压缩和瞬态处理。总之, ADPTR的几款产品都涉及了常见插件缺乏的几个领域,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也是一家广受好评的开发商。至于URSA DSP,坦白的说我并没有用过他家的产品,但Boost,作为一款上行限制器,却早有耳闻,因为不断会有用户提起和赞誉它,而HYPE就是在两个品牌之间联合开发的。

在HYPE的简介中,有这么一句话:”From subtle excitement to bombastic attitude, take your sound from Raw to Hype in the fastest possible way.” 从微妙的惊喜到大放厥词的姿态,用最快最可行的方式,将声音从原生态带入超现实。这句话,可能就是软件被命名HYPE的来历,HYPE,既可以称为炒作,也有超出实际的不现实的含义。结合它的开发者ADPTR和URSA DSP的历届作品全都非无名之辈,现在来看,HYPE这个名字说不定真不是玩梗,而就是产品特性的写照。

HYPE的操作概念很有意思,它建立于三个频段之上,Low、Mid、High。这三个频段的分频点可以自由定义,均有40dB的增益范围(从-20dB到20dB),每频段也可进行独奏监听。

而这三个频段是一切的基础。在这三个频段的上方,是三套效果处理模块:压缩、谐波、和立体声宽度。但这三块效果器并非统一处理你的音频,而是根据之前提到的三个频段,来按量级处理。

这三个模块:压缩,谐波,立体声宽度,都可以通过模块右上角的“…”进入该模块设置界面。

而进入模块设置界面后,会出现四个大旋钮:第一个旋钮根据模块类型而作用不同,剩下三个就是之前说到的三个频段:Low,Mid,High。

比如在压缩效果模块中,最左边是总混合比旋钮,右边则是三个独立混合旋钮,分别控制对三个频段的不同压缩量,这部分非常像一台三段式压缩。而压缩模式,可以选择Slam、Brick、Combo、Gentle、Gated、Opto六种模式,给我们不同的压缩风格与强度。

压缩模块中还带有一个Gate噪门,而Gate也可以为三个频段进行分量设置,即为不同的频段设定不同的阈值,当该频段信号够强时,就能通过Gate进入压缩环节。

当你觉得对三个频段的分别压缩都设置好了,你还可以通过总压缩旋钮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提升和下降,而压缩模块后面的谐波和立体声模块,也均是这个设计概念,即基于我们设定的三个频段,进行分别的调控,并附有一个整体的按比例的调控。

当然,谐波模块则是另外一堆调控方式。第一个旋钮是总量混合比,这点和压缩模块一样。而剩下的三个旋钮,则可以为三个频段分配完全不同的失真算法,也可以分别设置失真的紧张度Intensity,最后再用第一个旋钮的混合比来微调。

谐波模块则有Excite、Drive、Sine Clip、Sine Fold、Sine Clean、Fold Clean、Fold Over、Satur8、Even九种算法,可以分别选入三个不同频段,这意味着你可以给音频的低频一个激励,中频一个饱和,高频一个折叠正弦波等等。而在HYPE的操作手册中,可以看到更多详细的关于压缩、谐波及所有模块细节的说明与解释。

立体声宽度模块类似于谐波模块,三个频段都可以分别设定为Wet,Dry,All,None四种信号,再通过第一个旋钮进行总量混合。

当我们完成了压缩,谐波,立体声宽度三个模块的细致调节后,再次点击任何模块右上角的“…”推出模块设置,就能回到三大模块的主界面中,然后边听音乐,边对三个模块进行总量的微调。

这还不是全部,在这三个模块总量旋钮的微调之上,我们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旋钮,即主界面最上方的HYPE旋钮本身。

最上方的HYPE旋钮,将囊括刚才细分的这些调整细节,再次给它们一个从零到百的混合比。

在动图中,原始信号的信号频谱显示为浅蓝色的动态线条,而处理信号显示为灰色无边框阴影。

从上图的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HYPE为0时,下方三段频段中的原始信号完全没有任何变化,而当我们把HYPE打到100,不但频段中的增益调节向着我们之前设置的(Low-20dB, High20dB)进行,各种压缩和效果的力度也逐渐从0进入到全部打满,而此时整个音频的听觉效果,也和调整之前有了完全不同的听感。

这就像几个微控归纳到一个分控,而几个分控又归纳到一个总控。这种不循规蹈矩的调控方式,令我感觉HYPE并不是一个用在母带阶段、给音频做微量提升的效果器,它更适合于用在单一类型的音轨或总线上,以加强声音特质的凸显。它像是将传统音频进行数字化的反向效果器(因为它的效果实在太强烈),以至于它操作不当就容易失控,像极了电音中极度饱满的合成器音效。但这也正是它的优点,正如它的命名:HYPE,它确实将声音带到了一个不太现实的领域。

个人感觉,它非常适合于用在传统音色的电子变化,比如钢琴、鼓点、人声等扭曲化设计,或者用于Beats、Lo-Fi这类需要大量创造非现实音色的场景之中。另外,在声音设计中,它应该会非常适合通过制作和调用预置来快速改变声音特性,而不应大量拘泥于细节微调(因为这种微控到分控再到总控的操作逻辑也很容易让人深陷泥潭而不自知)。我急不可耐的想将它投入到类似的应用中,因为它在电脑资源层面是可用的,在我加入了一个HYPE进程后,它的CPU也仅占用了08%左右,它的延迟也依然是可用的,在低延迟模式下它的值为18.1ms,线性相位模式下它的延迟也仅为41.3ms,这种轻微的延迟完全可以用于编创与混音进程中。

在Plugin Alliance网站,当前ADPTR全系列的软件都在以29.99美元的价格进行促销(需要使用ADPTR2999的折扣码),这几乎就是ADPTR软件常年的最低价了。以这个价格获得一个非常新潮也有效的玩具,我觉得挺超值。


SMPIGGY网站评分:

评分8/10

购买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