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ible smart:EQ 4

这玩意儿一口气结合三大优势, 反向抑制, 动态控制, 景别管理, 先后给Oeksound(Soothe2), TBProAudio(DSEQ3), Fabfilter(Pro Q3), Kirchhoff, iZotope等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是Sonible在12月20日刚刚发售的最新版smart:EQ系列, 4. smartEQ系列我已经早有耳闻, 很多油管大V早在这一两年就开始频繁的推荐它, 很多音频论坛的用户, 也会在诸如有哪些Soothe2的替代品的帖子中, 跳出smartEQ这个选择, 只不过当时我选择了DSEQ3.

我也曾是较为保守的派系. 我曾经认为EQ, 不过是频率的增益罢了, 我们这里调整下那里调整下, 频率问题就解决了. 但人都会成长, 这些年我确实在一些试验中, 发现了Soothe2这类音频软件在抑制谐振上的强大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阵子购买了TBProAudio的DSEQ3(最佳的Soothe替代品之一)的缘故. 但思想的大门打开后, 我就无法阻挡内心对新思维模式的接受了.

在Sonible发布smartEQ4的消息放出来后, 我便开始关注它. 并在反复确认人们对它的大量肯定后, 我决定加入这个新品牌的队伍, 将smartEQ4收入我的武器库.

动态反向抑制

smartEQ4使用smart filter分析功能, 能对任何音频信号进行分析, 并自动查寻出频率的问题频点并优化, 还能通过用户手动的方式进行抑制. 这一点对使用过DSEQ3主要功能的我来说倒是非常的熟悉.

在经过学习后, smartEQ4会自动生成一个大的处理频段, 整体性的提升这个频段, smartEQ4就会加大力度对声音频谱的共鸣点进行反向的动态抑制. 拉低这个频段, smartEQ4的干预就会降低.

而类似于Soothe和DSEQ类的反向动态抑制, smartEQ4也可以添加抑制细节, 比如Width处理频宽着重于关注的频段, Smoothing平滑度决定了处理细节时的降低毛刺水平(当然也会降低音色的锐利度, 这和图片模糊差不多), Adaptive托管强度则告诉smartEQ4对整个频段每一点动态的抑制力度.

通过点击这个处理频段后面的”+”号, 你还可以再添加一个处理频段, 更细化定义高低音频段的不同处理方式(目前smartEQ4只有两个处理频段).

同时你还可以不断的在任意位置双击添加和删除自定义频点做基础的EQ调整, 但要记得, 自定义添加频点则是用的传统EQ的方式, 提升就是增强该频点, 拉低是衰减该频点. 这点与反向抑制的smartfilter是相反的. 我试了下, smartEQ中可以添加多达24个频点(这一点好像和Fabfilter Pro Q3是一样的).

全压缩参数的动态EQ

不仅如此, 这24个频点, 每一个都可以在L/R和M/S模式, Static静态和Dynamic动态模式中切换. smartEQ4的动态模式比传统的EQ有了巨大的改进, 因为加入了压缩参数.

我们都知道Fabfilter Pro Q3有着不错的动态表现, 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Pro Q3的动态参数是什么, 尽管Fabfilter说Pro Q3是高度程序依赖的, 也就是基于当时的各项参数给出的最佳动态处理, 事实上Pro Q3的动态大部分情况下也确实令人满意与信服, 但我们都希望能在一个EQ中集成更多的功能.

比如Kirchhoff EQ就有非常强大的动态处理控制, 具备常见的压缩器才有的启动, 释放, 阈值等参数. 一度被誉为Pro Q3的挑战者. 当然它过于臃肿的界面还是让我在快速调用EQ时, 很难想起它.

于是, Sonible上场了. smartEQ4继承了Pro Q3清爽简洁的界面风格, 和Kirchhoff丰富的动态控制.

除了EQ上常见的频点, 增益, Q值和M/S模式, smartEQ4可以将任何自定义频点的默认静态改为动态. 正负24dB的增益, -80dB的阈值, 1~10:1的压缩比, 0~300ms的启动时间, 0~2500ms的释放时间, 你几乎省掉了添加一个普通压缩器的步骤.

分配景别的编组混音

而smartEQ4的另一个功能, 就是Group, 可以将多个进程, 纳入整体化视图, 并通过简单的规划, 比如为这些进程分配景别, 从而使它们更好的在混音中共存.

不过, 在初期的使用中, 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当我在不同的乐器或组上添加smartEQ4插件后, 视图将它们加入Group时, 它们会产生交流障碍, 两三个插件之间会反复跳出”认识”和”不认识”对方的状态, 以至于根本无法进行Grouping. Group界面中只能识别到一个Instance 1. 这个问题我在搜索了Gearspace论坛后得到了建议.

论坛中大量用户出于同样的问题, 无法组建Group, 同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是的, Sinematrix就是我. 而这位ToneShop给出了一个有可行性的建议, 就是直接将其他乐器中的smartEQ4拖放到下一个乐器或组中, 依次类推, 这样调用的多个smartEQ4进程才能互相准确识别, 没有多余干扰.

通过这个方式, 我成功的进入smartEQ4的下一个领域, Group.

通过点击默认界面的左上角, add to group, 你可以把当前进程编入一个新的组, 或已经创建好的组.

第一次编组时, 你只会看到新建一个组的选项, 你也可以直接重命名这个组, 不过它好像不支持中文. 总之, 当你编了组后, 下一次新的插件进程加入进来, 就可以在编新组或进入老组之间进行选择了.

当你陆续将好几个进程都加入了编组后, 如图所示, 我有四个进程, Piano, Bass, Strings和Drums, 各为单轨乐器和乐器组. 我可以手动的按个人意图将这四个进程自由拖放, 按照前, 中, 后三个景别划分.

来自Sonible官网对于景别的解释(手翻):

这三个景别(前, 中, 后) 允许你定义这个编组中你的轨道混音优先级. 等级越高(如前景), 分配到该景别的进程, 就会得到更多的空间.

比如, smartEQ4在分配smartfilter考量时, 会按不同权重, 优先保护前景的频率细节不被中后景别的同频率所遮挡.

Front 前景
前景拥有最高的优先权. smartEQ4会照顾到这个景别中的所有进程, 以获得最大的曝光量. 你最常应用到这个景别的应该是人声或主奏乐器, 这些音色不应该被其他声部所遮挡.

Middle 中景
处于中景的轨道们或进程们, 能顺利的形成前后贯通. 它们可能会在与前景音色不打架的前提下, 获得一定的出彩机会. 这个景别最适用于主要的伴奏乐器和鼓组.

Back 后景
后景中的轨道就是你预测的, 背景音色. 这类音色有坚实的声音基础但不会在整体混音中凸显. 比如背景伴唱, 背景乐器与合成器铺垫音色.

仅在单一或两个景别下工作时
假使你需要平衡若干信号, 但你又不像在它们中建立复杂的景别, 你可以一口气将它们都丢入一个景别. 当然, 景别越高, 在混音中它的解析度就越高. 如果你用到两个景别, 那么仅使用前中景别, 或中后景别也可以. 但如果你想创造更有距离感的景别, 你可以仅使用前后景别.

以上就是Sonible官方对smartEQ4中Group和Layer的作用进行的解释. 而我在实际使用中, 发现这个功能确实有效, 尤其是当你面对很多乐器, 感觉混乱, 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的时候. 将它们放入Group并分配到不同的景别, 反复试听来寻找最好的层次结构.

比如, 以下这段视频, 就是我将Drums的进程, 在前景与后景中切换.

当Drums的声部位于后景时, 我们可以听到, 由于Bass在中景, Bass和Drums的交叉频率, smartEQ4就选择了优先考虑Bass的低频, 而Drums的底鼓声音就被压制了. 但当我将Drums提前到前景时, Drums又成了优先对象, 而底鼓的音色就出来了, 反而Bass做出了退让. 这一操作在smartEQ4编组界面的右方可以看到明显的频率曲线的变化. 这种分景别或层级的操作, 不仅真的让混音变得有效, 还能让你从中学到哪些乐器的频率容易打架, 和如何避让的技巧. 哪怕你以后不适用smartEQ而是更传统的EQ, 你都能因此找到解决办法.

OK, 这是我入手smartEQ4后的第一手感受. 这玩意儿一口气结合三大优势, 反向抑制, 动态控制, 景别管理, 先后给Oeksound(Soothe2), TBProAudio(DSEQ3), Fabfilter(Pro Q3), Kirchhoff, iZotope等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个新来的有颜有值(价值), 你们再躺? 再躺小心我把你们换掉!

购买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