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ide-Chain?

你可能会和当年的我一样, 一拍脑门, 哦, 原来这么简单

什么是SideChain? 这个名词对于刚刚进入音频领域的你, 可能过于技术性. 但听完我的解释, 你可能会和当年的我一样, 一拍脑门, 哦, 原来这么简单.

侧链原理图示

SideChain也称为侧链(以下简称SC), 大致的含义是, 用另一个音频信号, 来调制当前音频信号. 我说完了, 是不是很简单? 哈哈哈, 当然, 原理说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 但初学者挠头的在于, 理解侧链的原理和应用这种技术.

我们先讲一个音频应用中常见的案例, 假如我们要为一个访谈节目的录音制作后期, 节目有A嘉宾B主持人, 但这两人所用的话筒完全不同, 导致声音区别很大, 我们需要调整A嘉宾的声音, 来调节到尽可能相似于主持人. 我们该怎么办?

AB两个音轨

你可能会说, 先靠耳朵来判断两者区别之处再添加EQ分别调整, 或者比对两个EQ的频谱, 找到区别之处再进行改善? 这当然可行, 这显然是已经有一定经验的音频工作者的第一反应.

在一个界面中显示和观察两个EQ的困难之处

实际工作中, 这样也是可行的, 但缺点在于, 一是人耳的听觉终归有误差, 不够精确. 二是大部分人的工作界面并不大, 同时摆放两个EQ并能观察到全频谱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加上频率稍纵即逝, 常常会顾此失彼(见上图).

而SideChain就能解决这种难题. 假设我们需要调整A的声音, 我们可以为当前的A音轨, 打开一个SC通道, 将B轨也就是主持人声音的频率或动态信息传递进来, 这样, 在SC的界面中, 通过观察B轨的信息, 我们得以调试A轨.

SC一般有两种用途, 一种是参考B的频谱来调制A的频谱, 一种是利用B的动态来调制A的动态也就是压缩. 我们前面的举例, 就是使用SideChain技术来观察B的频谱, 并以此来调制A的频谱.

需要注意的是, SC功能只会在特定的插件上才有, 一般为EQ和压缩两种插件. 另外SC必须安插在需要调整的轨道上, 以接收其他信号源的信息.

明白了上面的特性, 下面我们就利用SC来观察B轨的EQ特点, 来对A轨进行EQ调制吧.

我们先在A轨上插入Pro Q3, 这是一款具备SC功能的EQ插件

Pro Q3 SideChain

在Q3的顶部工具栏找到Sidechain按钮, 点亮它即为蓝色表示已启用(不同的DAW会以不同方式显示), 同时点击右侧的->|指向目标按钮, 这时当前项目中所有现存的音轨都会显现出来(当然为了示范我只用了两个音轨A和B, 前面说过Sidechain必须以其他信号而不是自己作为参考源, 所以选项只剩下了B).

但别急, 这时我们要再次确定, 我们需要的是B轨的复制信息做参考, 还是需要B轨的主体做参考, 如果选择B轨的主体做参考, 就要在Output下打勾, 这意味着B轨的输出最终只会输出到Pro Q3中, 而不是总输出, 你不会再听到它了. 我们仅仅需要B轨的复制的声音信息, 但还需要它能正常的发出声音来, 所以我们选择在Send下打勾, 现在B的声音不仅会发送给Pro Q3作为参考, 它的声音也会安然无恙的输出到总输出中让我们听到了.

*你可能会问了, 什么情况下我们居然会放上一条音轨, 只为了输出到SideChain中利用它的音频信息, 而却不让它出声呢? 这种情况还真的不胜枚举, 但目前我们先留个悬念.

做好了选择, 我们再次明确一下信号结构. A轨的EQ需要调整, 需要尽可能的接近B轨, 我们在A轨加入了Pro Q3, 又在Pro Q3中开启了SideChain, 引入了B轨的复制信息, 一切都没问题. 接下来播放吧.

AB两个信号处于一个Pro Q3中

神奇之处出现了. 除了原有的以灰白色显示的A轨的频谱, B轨的频谱也以淡红色的形式出现了. 而且两者交叠在一起, 不但能轻松的观测出频率上的区别, 甚至在一些极度重叠的频率, 比如100Hz左右, 还能以高亮的形式进行标识. 这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进行鼓和贝斯的混音中)非常非常有用.

参考B轨频谱, 对A轨进行调整

在这种观察模式下, 我们可以非常轻松的寻找B轨(淡红色)的关键频点, 再对A轨进行EQ的模仿了. 这就是SideChain在EQ中的作用, 通过叠加其他音频的频谱信息, 来和当前音轨进行比对和调制.

但, 虽然对着参考频谱调整, 比纯靠听好上那么一点, 可频谱尤其是人声的频谱, 会一直不停闪动, 要精确定点, 真的非常之难. 如果你也是Pro Q3的用户, 那恭喜你, 它能再帮你一把.

在Pro Q3中开启侧链和EQ Match

某些高级的EQ, 比如Pro Q3, 可以通过SideChain捕捉的频谱信息, 进行EQ Match匹配, 也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播放, 扫描出参考音轨的频谱, 再比对当前音轨的频谱, 分析出差值, 找出最多24个重要频点, 最后由你一键完成匹配, 使你的音轨能和参考音轨达到惊人的相似.

好了, 启用了SideChain以后, 我们非常轻松的解决了AB两个声音的EQ问题了, 是不是比想象的容易很多?

别忙.

这还不是SideChain的唯一用法. 前面说过, 鼓和贝斯经常需要用到SideChain, 因为它们都处于50Hz~200Hz以内的频段, 大家都在这一块轰隆隆的, 会导致低频混浊更容易导致音量的过载(低频在听觉上不响, 但输出的音量却相当大). 我们需要利用EQ的SideChain, 找到两者相叠的位置, 做出取舍和融合. 比如, 我可能为了保证底鼓的结实的质感, 而对贝斯的某些频率做出削减, 那么我会在贝斯上加载EQ, 然后开启SC, 选择底鼓作为信息源或者说影子, 然后观察两者交叠的位置, 对贝斯的频率进行削弱, 让鼓的声音更清晰有质感.

现在, 你是不是更理解SideChain的作用了呢? 在EQ中开启SC, 不但可以导入其他轨的影子作为参考加以模仿, 还可以用来找到冲突的频率, 做出取舍. 是不是作用巨大呢?

别忙.

刚才我们说的, 还只是EQ, 即频率上, SideChain的作用. 而SideChain, 在压缩中的作用, 也同样巨大.

我先讲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群鸭子排队游水, 在游过一座小桥下面时, 它们若无其事的穿过桥洞, 游走了. 故事讲完了. 很没有画面感对吧, 这个故事, 或者说仅有的画面感, 令你无法跟音乐联系在一起, 因为画面严重缺乏…动感!

但如果故事是这样的呢? 每只鸭子在穿过桥洞时, 都嘎一声缩下脖子, 过了桥洞又伸出来, 一只接一只的, 是不是有了GIF的动画感? 嗯, 我知道这确实是个没什么笑点的故事, 不过我想表达的, 主要是Ducking这个词的由来.

Ducking, 闪避, 在音频术语中,指的是当前音轨的音量, 在某些情况下进行被动的衰减(也可以是提升), 就像鸭子缩脖子躲避一样. 这种音响效果, 会给人一种听觉上的抽吸感, 如果配合节奏进行, 则会带来极强的听觉刺激. 因此, Ducking技术在电音领域很常见, 这真的不是我在现编, 它真的是一个术语. 而最有张力的Ducking效果, 常常出现在鼓, 贝斯和铺垫音之中, 由于电音中的合成贝斯可以处于极低频Sub Bass, 底鼓处于低频Low, 而铺垫音多处于Mid到High中高频, 它们三种音色如果出现音量的交叉跳动, 会带动不同频段的交替出现, 而令现场气氛非常炸裂. 现在流行的很多Lo-Fi音乐, 也会用到相当多的Ducking效果.

我们知道, 要得到Ducking, 就需要进行动态控制也就是压缩, 而要进行交互的压缩, 就需要音轨之间交换信息, 这也就必然要用到SideChain. 比如当贝斯出现时, 铺垫音就需要被压缩, 而底鼓出现时, 贝斯又需要被压缩. 而这一切的交互信息, 都只有SideChain才能做到.

So, 我们选择一款带SC功能的压缩(Pro Q3的同门, Pro C2就是一款相当好的带SC的压缩, 但很可惜因为昂贵, 我没有采购), 我使用的是DAW自带的压缩.

同样的, 我们还是用AB两个音轨做例子, 假如A是贝斯, B是底鼓, 当然你也可以添加C是铺垫音, D是人声这样更复杂的结构, 只要你记住SideChain的组成逻辑就行. 但我们说概念, 还是简单点. 我需要A轨也就是贝斯, 在B轨底鼓出现的时候, 迅速压低音量, 让底鼓更明显更干净, 那么我需要在A轨插入一个带SC功能的压缩, 接着, 在压缩中启用SC选项, 并连接到B轨的Send发送.

在压缩中启用SC

接着开始播放, 我们将会看到A轨贝斯上的这个压缩, 并不按照常见的压缩方式, 比如音量超过多少db时进行压缩, 而是根据SC进入的信号也就是B轨底鼓的音量, 来对A轨进行压缩. 这就造成了, 当底鼓无声时, 贝斯的声音该多大就多大, 完全当压缩器不存在似的, 而当底鼓一响起, 贝斯立马乖乖的缩下头来, 音量捂得严严实实的.

底鼓无声时贝斯尽情绽放
底鼓一出马贝斯就开始躲

现在的听感已经很有趣味了, 我们再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调节, 比如B轨底鼓的鼓点进入后多快开始压缩A轨的贝斯, 又或者B轨的鼓点进入后压缩掉A轨贝斯多少db的音量等等等等, 一个听觉上极具抽吸感的底鼓与贝斯的配合就形成了, 两者交替出没, 将节奏填充得极为饱满, 而且由于贝斯的避让, 两者甚至连在频率上撞车的机会都没有(当然最好利用SC功能再调整一下EQ, 这种Ducking听觉上才最完美).

这还没完, 前面你预想的, 比如D是背景人声, 加上SC压缩后, 在C铺垫音出现时Ducking, 而C铺垫音在加上SC压缩后, 在A贝斯出现时Ducking, 而A贝斯又会在B底鼓出现时Ducking, 这样环环相扣的情况, 在电音中是非常非常常见的. 只要使用上不过份, 听起来不乱套, 并且遵循了SideChain的基本逻辑, 那么创造出来的音响效果可以是无穷无尽, 且前所未有的.

对了, 还记得之前留的那个悬念吗? 除了将B的音频信息Send也就是复制到A的SideChain中作为参考, 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个Output的选项, 也就是将B的声音全部输出给A的SC, 而不出现在总输出中? 当你全部理解SideChain的功能后, 你就明白这种方式下创意的用法了, 比如你在做母带, 也就是在做单条音轨的最终定稿, 你需要参照另一首同类型的音乐, 比对它们的频率和动态或声场区别, 于是你添加了一个音轨载入了那首音乐, 但这条参考音轨只需要音频信息, 而不需要听觉输出, 这是不是就需要SC+Output了啊? 再比如, 你想做一条非常有Ducking律动的贝斯音轨, 你需要用到底鼓的律动来压缩贝斯, 但你又不想出现任何底鼓的声音, 你就是想要那种饱满与空洞交替的听觉, 于是你将底鼓Output给贝斯的SC, 轻松得到了这种效果, 这是不是就要用到SC+Output了啊?

SideChain, 侧链, 不仅帮助你在不同音频的频率中取得平衡, 也帮助你维持音乐动态上的稳定, 更是一个创造无限听觉感受, 连通庞大音频网络的伟大技术. 到这里, 你也应该成为了侧链大军的一员了. 还愣着干嘛? 赶紧去Side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