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大量的新闻出自9月中下旬.
Studio One 7
首先是PreSonus的Studio One即将在10月9日升级为7.
这个新闻并非坏事, 毕竟我的版本6, 自打6.6.2后就很久没有提示更新了, 显然我忘记了PreSonus如果要进行版本升级的话, 会停止当前一切本该进行的升级, 而将它们放到最新的版本中卖钱.
直到我看到了Studio One的两位知名讲师齐聚一堂, Joe Gilder和Gregor Beyerle.
大致听了下他们的介绍, Studio One 7会有一些新的功能, 但具体是啥也没说. 另一方面是价格, Studio One今后将改为一年一升(包含几次更新和修补), 但每年升级将会需要支付149美元的升级费用(这听起来和年费订阅制差不多了吧), 当然, 订阅制是当你停止缴费后就收回你的使用权, Studio One还是会允许你继续使用当前版本, 但不缴费的话下一年和未来的更新和升级你就无法享受了. 大概就是Waves的插件升级计划的同类产品.
这个新的策略显然引起了大多数SO用户的不满, 首先在PreSonus在被Fender收购后, 人们就表示过类似的担忧, 尽管我们可以买断一个版本的产品, 但我们的买断只会截止在当前版本, 后续的补丁和更新必须以年费的形式订阅. 这点确实是反创作的, 人们出于尊重购买正版的产品, 但每年将会为自己付出的尊重而疲于奔命, 在各种品牌的产品中不断续费以维持产品的使用, 对于大型的商业级工作室, 定期的维护费用还可以接受, 但对于小型工作室, 如果每年持续在不同品牌中花费上万元进行订阅, 是非常难以为继的.
我也持同样的观点, 同时保持观望态度, 我希望看到SO7有一些极富吸引力的亮点, 比如能在Mixer界面中使用Delta监听效果前和效果后的差值, 与Kontakt的兼容性能够提高(我当前的两者时常引起调入时崩溃), 与SpectraLayers的ARA配合能够提升(目前SL还不能像Melodyne那样直接反键进入编辑模式). 我对Studio One本身没有任何批评, 它确实是当前最便捷的创作DAW之一, 我希望它更好更全面. 如果它能做到以上缺点的修复和更新, 我会做出升级. 但在那之前, 我会停住, 当前的6几乎满足了我九成的工作需求.
当然, 就在前几天, 我在打开SO时, 突然发现我的所有预置丢失了, 包括我创建的Favorites收藏库(这里面包括我最喜欢使用的VSTi乐器, VST插件, 我还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包括我设置的音频接口IO分配, 包括我设置的选项(比如录音时不同步开启预备录音与监听, 而是仅开启预备录音, 这点可以防止在看了音箱监听时发生措不及防的啸叫), 以上这些个人设置, 如果要一一恢复, 要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这一次设置的丢失, 我严重怀疑与Studio One最新版本的更新提示有关, 因为就在我打开Studio One发现我的设置丢失的同时, 我观察到一个新的更新在上方提示我, 称可以更新到6.6.3, 而这个更新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大概只是为了7的到来而做一些准备吧. 但它毁了我很久以来设置的个人工作习惯, 这让我很火大.
Kontakt 8/Komplete 15
究竟是Studio One 7先出一步, 还是Kontakt 8占了头筹我不太清楚, 这两者仿佛是一起窜出来的.
Kontakt确实是采样音色界的大腕儿, 这点毋庸置疑, 但实际上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我们使用Kontakt, 是因为一些独一无二的音色. 这些音色只发布于Kontakt平台或仅使用Kontakt编程, 因此我们别无选择. 基本上每次我们打开Kontakt, 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想要选择的目标音色, 而非在Kontakt中浏览, 在一个个音色中徘徊.
你也意识到了这点, 对吧. Kontakt正因为其海纳百川, 也导致了其音色成分的极其复杂. 欠缺品控的小厂牌, 质量精美的大品牌, 都在上面发布自己的音色, 于是Kontakt就变成了一锅乱炖. 你想要在上面进行大量的音色浏览是非常痛苦的, 有的音色资源量小, 瞬间加载, 而有的音色资源庞大, 一旦点击就可能进行数十秒的读取, 导致灵感直接掐断. 因此几乎没有人在创作期间打开Kontakt, 然后一个个的试听音色, 我们几乎都是在闲暇期间对所有音色进行了长期的试听和调用, 最后缩小一个可用音色范围, 目标性极强的去选择音色.
而像Omnisphere, Analog Lab, Pigments这类合成器, 我们则会放心的自由的在上面探索, 因为合成音色的缘故, 这些音色不需要占用硬盘资源, 而以更高速高效的CPU来直接生成, 这让音色浏览变得快速轻松. 哪怕我们在创作时, 用分类筛选, 也能快速找到一大堆符合心理预期的类型音色.
所以说, 从Kontakt 7开始, 那个复杂的音色筛选界面就看起来臃肿无比, 且完全无用(不能说对所有人都无用, 但对我是这样). 我不清楚从K7开始的多余界面是不是导致和Studio One频繁崩溃有关, 因为印象里从Kontakt 5开始就出现过导致SO崩溃的问题了, 但到了K7, 这个问题变得非常严重. 我当然有资格怀疑是筛选界面的缘故, 因为这个界面从Kontakt进行调入起, 就需要读取大量分类信息, 比如哪些音色是钢琴, 哪些是弦乐哪些是打击乐, 哪些音色偏阴暗哪些偏明亮哪些是颗粒状哪些是铺垫音等等等等, 这些是最可能造成一个软件启动时崩溃的元凶, 因为瞬间的资源读取量过大.
抛开对于Kontakt越来越臃肿的吐槽, 我们来看看Kontakt 8升级了哪些内容:
Kontakt 8添加了两个Tools, 一个是Chords和弦工具, 一个是Phrases片段工具. 这两个工具都基于MIDI功能, 当你选中某一个音色, 然后打开Tools界面, 能激活这两个MIDI工具, 然后用工具来快速设定你的MIDI输出. 比如Chords就可以设定为一键触发一个和弦, 而Phrases可以设定为一键触发若干小节的连续演奏. 另一个是新增了一个Leap跳转界面, 这个界面中包含一系列快速创作的音色, 每个音色包含若干条乐句和乐段, 可能让你快速的得到灵感, 或者直接将片段用于创作中.
没错, 这几个功能的更新, 似乎非常专注于Beats创作者. 由于Beats几乎基于Loop和有规律的和弦进行, 所以Chords和Phrases这些基于和弦进行和片段填充的功能, 对于Beats创作者应该是有用的. 但对于变化较多的器乐类音乐创作, 比如管弦乐或自由度较高的爵士乐等等, 这些基于loop感的功能似乎毫无吸引力. 哪怕仅仅对于Beats创作者来说, 市场上现存的和弦创作工具和片段工具也已经足够丰富甚至有些冗余了.
如果这就是Kontakt 8的全部, 那它对我完全一点吸引力也没有. 加上从K7开始我就感觉和现在的SO6有点不对付, 我不希望K8和它越来越臃肿的初始界面给我带来更糟糕的感受. NI完全可以在Komplete中加入更多有趣的插件类工具, 比如Chords和Phrases等, 让我们选择性的使用, 而不要把它们都塞入一个本来就很庞大琐碎的系统中, 这让音乐创作从一开始就变得疲惫.
而随着K8的问世, Komplete这个NI品牌里最大的套装, 也升级到了版本15. 作为典藏版的用户, 如果进行升级, 会得到Valves Pro铜管专业版, Action Woodwinds动作木管, Kithara影视级弹拨乐器, Fables寓言(神话类音色), Vocal Colors人声色彩音色, Schema Dark/Light阴暗和明亮铺垫音色, Alicia’s Electric Keys阿丽西亚电钢琴系列等等. 对于我来说, 最吸引我的可能只有两个, Valves Pro铜管和Fables寓言这两套音色.
然而…就在2023年12月17日, 我(作为典藏版用户中Lores传说音色的拥有者)单独花费了49美元升级了Fables这套音色
这就让这次的Komplete15的典藏版对我而言, 吸引力只有区区一个Valves Pro铜管音色了. 这套音色, 就算我单独购买, 也只需要199美元, 但如果我以升级典藏版的方式得到它, 那么这个典藏版的升级费用在:
Komplete 15 Collector’s Edition, 也就是典藏版, 我的升级费用是499美元. 这个价格, 对于新增一套我也许真的会使用的音色, 实在太贵, 还不如单独购买我所需要的音色. 然而, 单独购买铜管又不是我的当务之急, 整体看来, Komplete 15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 你可能会说, Komplete 15毕竟还包含了Kontakt 8呀, 可是, Kontakt 8我之前也给出过评价, 依然是毫无吸引力, 目前的K7都让我不时痛苦了.
由于我也间歇性使用HALion, 可能是由于HALion严格控制音色的缘故, 我对HALion的使用体验真的好过Kontakt太多, HALion在Studio One中, 屡载屡成, 每次加载都快速的响应, 音色载入也更快, 整体一直非常稳定. 确实, 由于音色受到严格的把控, 音色的体积普遍较小, 不多也不杂, 是一方面原因. 但我还想把HALion的优化归结为Steinberg团队长期以来低调的行事风格. HALion从来没有那种碎片化的更新, 拿用户当小白鼠的行事风格, 自从HALion 7发布以来, 到目前也才更新到了7.1.0, 但看看Kontakt, 7.0, 7.1, 7.2 ~直到7.10, 现在又迫不及待的推出8.
NI现在的行事作风开始遭受不少用户的批评, 他们大肆收购一些品牌, 如iZotope, Plugin Alliance, Brainworx, 让这些品牌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沉稳作风, 而变得过于Hype. 这些品牌现在由于都归于NI旗下, 很多产业变得交叉且重复, 于是诞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产物和思路. Kontakt 8这次新增的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 就像是这种思路的衍生品.
Waves Curve Equator/TBTECH SpecCraft
这是两个新增的Soothe杀手产品, 两者几乎在同一个月先后发布, 似乎说明了目前动态共振抑制类插件的火爆, 这是这个领域的一大惊喜, 也是选购者的悲剧, 因为我刚购买了Curve Equator, SpecCraft就问世了, 然后我又购买了后者.
两者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秀之处, Waves的CE在快速达成简单目标方面无人取代, 它有着零延迟的性能, 这点在录音制作同步进行时非常有帮助. 而TBTECH的SC, 则有着更全面的功能, 对抑制后的共鸣进行智能补偿, 这点光是听起来就是现象级的.
这两款插件的发布, 让我对一些品牌看到了信心, 首先是Waves, 在经历了之前的错误后, 他们态度端正的很彻底, 在那次事件后, 他们恢复了买断制, 并且陆续开发出了好几款依然稳定好用的插件, 并保持了一贯的低价, 可以说, 他又坐回了插件界老大哥的位置, 重燃了用户对他的信任. 其次是国产品牌Three-Body Technology三体声音科技, 我不知道在爆发之前, 三体声音科技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 但最终他们拿出手的, 是相当成熟, 即视觉效果, 操作体验, 生产品质均一流的3A级产品(插件类的黑神话?), Kirchhoff EQ, 后来的Cenozoix压缩, 到现在的SpecCraft抑制器, 每一款都相当成熟(Cenozoix我没用过), 且不随大流去做一些功能单一但界面花哨的东西. 这让我看到了国内品牌的实力与远见. 是的, 实力与远见, 这两者都需要长期在一个产业中的浸淫, 如同在创作领域工作了几十年的创作者, 能自由的在流行音乐, 管弦乐中穿行一样, 这不是一两年就能拿捏的.
Tonebooster Equalizer Pro
这是一款非常有创新性的EQ, 我是偶然观看白噪音工作室White Noise Studio对TBTECH的SpecCraft评测后, 无意间发现的另一篇评测EQ plugin of the year? Tonebooster EQ PRO review (youtube.com) 光是看到这位值得信赖的up主对它进行的评测, 就足够让我兴奋了.
ToneBooster是一个早就存在于插件界的品牌, 但其存在感又不是太足. 比如我就根本没用过他家的任何插件, 这个情况就跟我刚开始听说DSEQ 3时才顺便了解了TBProAudio一样, 这些应该是个人研发工作室, 因而软件的视觉呈现总是很难在第一时间抓住眼球. 而在这次推出Equalizer Pro后, 我才通过在Gearspace论坛中看到了人们对ToneBooster公司多款插件的一系列好评, 认知了这个品牌.
而Equalizer Pro受到的赞誉也并非毫无来由, 在GS论坛中, 人们都在讨论它的前身Equalizer 4的优秀之处. 而这次Equalizer Pro则更加强大, 其新颖且强大的地方在于, 所有频点都有超级多个自定义属性, 常规的比如偏移, 钟型或是高低切, 嗯嗯嗯嗯, 这些所有的EQ都有. 但EP还可以定义频点的景别, 比如当前频点的背景声, 干声或是环境声, 甚至是当前频点的门限.
What?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 它可以做什么? 单一频点上的降噪吗? 是的, 如果你观看了我提到的白噪音的评测, 你能发现, 一个录制于巨大混响中的鼓loop, 能在设置后的某个频点几乎完全抑制掉该频点的混响, 而其他频段的混响毫发无伤.
有些人觉得这没什么新鲜的, 但对于我这种老派思路的人, EQ居然还有降噪功能, 无疑是颇为震惊的.
我们都知道, 好的效果器插件, 不仅能为声音擦屁股, 它们甚至是参与创造的一部分. 在试用并最终购买了Equalizer Pro后, 我相信这款插件有能力参与前期录制到后期混音的全部过程, 它可以是创作的一部分.
Equalizer Pro的售价为59欧元, 折算人民币约为456元. 不便宜, 但它给你带来的体验和灵感, 将超过目前市面上9成的EQ. 记住这点, 它会带来创作灵感. 大多数EQ执着于改变音调和明暗度, 而它能带来局部或整体空间感的改变, 想想一下一个已经录制完毕的成品声音, 在大体音色不变的情况下, 我们只是控制低频部分的混响让其变得轻巧, 而且完全不影响干声中的低频, 哇哦, 想一想这个功能就让人起鸡皮疙瘩.
对于Equalizer Pro的更多介绍我会单独发布一篇文章, 但这款EQ是这篇新闻中, 最让我兴奋的一款产品了.
IK multimedia T-Racks 6
9月份, IK也发布了插件套装T-Racks 6的升级, 这一次T-Racks除了进一步提升插件功能比如侧链, 和GUI外观外, 还新增了一个Master Bus面板, 另加8个全新的插件.
T-RackS 6 的新功能
- 新 Modules Manager: 掌控您的工作区,完全控制哪些模块出现在您的 DAW 中。一切尽在您的掌控之中。
- T-RackS Plug-in: 发现并快速创建先进的混音和母带制作链,以加快您的制作速度。
- T-RackS Singles: 所有动态 T-RackS 6 插件模块现在都具有侧链功能,以增加灵活性。
- 改进的 GUI: 它专为速度和功能而设计,比以往速度更快、响应更快。
- Master Bus 面板: 通过全面的工具指导您,享受全面的项目控制。
- 新 Master Match X: 几乎可以立即为专业大师提供内部和外部参考的智能自动处理。
- Chain 图中的 In/Out Metering: 快速全面地了解您的音频水平。
- 增强型浮动预设窗口: 利用智能功能简化并促进您的创作过程。
- 可定制的 Meter 窗口: 根据您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
- 8 个令人兴奋的新模块: 探索扩展的集合,其中包含用于混音、母带制作和创意声音设计的丰富选项。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 T-Racks并非一套很初级的插件, 实际上个别插件的视觉布局和使用效果都很不错, 它们唯一的缺陷是功能上不够突出, 没有那种能在人们急需某种功能时瞬间冲入脑海的首选之作. 另一个巨大的问题是, IK的本地化和用户系统简直就是一坨**, 比如在IK没有本地化之前我是在官网注册的用户, 而当我用国内电脑登上网站时, 它会自动跳转到CN的二级域名, 而我用我之前注册的用户就无法登陆了, 也就是说我在EN官网注册的用户, 在国内网络下无法登陆, 且我购买的所有产品都无法进行下载或更新, 除非我利用软件虚拟到国外, 才能正常进入英文官网从而使用我的账户. 这真的是, 愚蠢, 而且类似的情况我向中文网站的联系邮箱发过邮件, 完全没有得到过回应, 这是不是一坨**?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会不会升级到TR6, 但IK的用户系统令我对这个品牌有点兴趣索然.
以上就是9~10月份比较重要的业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