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中国公司要收购拜亚动力?

总之,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这是来自Production Expert的报道,原文连接

我们看到主要来自亚洲来源的报道称,拜亚动力以 1.22 亿欧元(约合 1.4 亿美元)的临时价格出售给中国制造商 Cosonic International。Heise Online 报道称,拜亚动力董事总经理 Andreas Rapp 已证实来自中国的相应报道。

根据 Rapp 的说法,Beyerdynamic 为这笔交易提供了经济激励……

“股东们已经认识到,未来的投资不能用目前的结构来融资。因此,他们决定将公司出售给感兴趣的一方,该方不仅将延续 Beyerdynamic 的 100 年历史,而且还将继续在国际市场上生存。

对于 Cosonic 来说,此次收购标志着从供应组件到拥有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深厚技术底蕴的优质音频品牌的重大战略转变。这家中国公司还计划利用 Beyerdynamic 的全球销售网络进行国际扩张。

Rapp 在给 Heise Online 的一份声明中承诺,此举不会对其 375 名员工产生任何影响,所有合同和协议将继续有效。

我们了解到,Cosonic 对维护 Heilbronn 的生产基地特别感兴趣,以便 Beyerdynamic 产品可以继续带有“Handmade in Heilbronn”的标志。

此外,Rapp 表示,Beyerdynamic 的执行董事会和管理层也将继续留任。

“Beyerdynamic 未来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运营。”

报道称,2025 年 6 月 5 日,Cosonic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和 Beyerdynamic 签署了一份股份和合伙权益购买协议,并附带了成交先决条件。然而,我们了解到当局的批准仍在等待中,预计收购将在三到五个月内完成。

该协议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 Beyerdynamic 从一家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转变为公司所有权。继其他知名音频品牌的收购之后,音频行业现在正在关注 Beyerdynamic 的遗产在 Cosonic 的所有权下是蓬勃发展还是减少。

用户的反应好坏参半。一些人担心新所有权下质量可能会下降,并且拜亚动力可能会失去其独特的特征。另一方面,其他人将此次收购视为新投资和创新的机会。

关于拜亚动力

Beyerdynamic 成立于 1924 年,总部位于德国海尔布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家族企业。该公司因开创高保真耳机、麦克风和会议系统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2024 年,公司报告的收入为 8445 万欧元,净利润为 854 万欧元。其产品销往欧洲、美国和中国,并得到全球 100 多个业务合作伙伴的支持。

关于 Cosonic

Cosonic 成立于 2013 年,以为飞利浦、JBL、Beats 和华为等品牌制造 ODM(原始设计制造)以及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而闻名。2024 年,它创造了 24.7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其中耳机占其业务的 77.25%。

通过此次收购,它将吸收 Beyerdynamic 的全部运营结构,包括在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子公司。此举与 Cosonic 进入面向消费者的音频领域并利用 Beyerdynamic 专有技术的更广泛雄心相一致。Cosonic 由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拥有。

关于 Cosonic 佳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禾智能”)成立于2013年10月,并于2019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793)。该公司深入涉足消费电子领域。在以音响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周边消费电子产品,包括TWS耳机、骨传导耳机、智能音箱等;智能穿戴产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其中智能眼镜包括音频眼镜、骨传导眼镜、VR/AR等。


SMPIGGY:

不可否认,来自中国的新型消费电子公司势必在营销模式上更懂得市场,这对于BeyerDynamic品牌的扩张有巨大好处。但我们也在担心,中国的消费模式更加偏重营销,某些情况下也许存在华而不实,或是过度宣传与包装。好在,目前消息中,这个Cosonic佳禾公司有着十几年为著名音箱品牌做ODM(原创设计,这一点还是很意外的)的经验,这至少证明了该公司有一定的技术功底,也许机缘巧合的会给BeyerDynamic带来新的生命力。事实上,中国的新型音频消费类产品在某些领域已经证明了市场竞争力,比如DJI(我并不会举例无人机)的DJI MIC,在无线便携麦克风领域已经能和RODE相提并论了,而类似Deity,Saramonic这些品牌也正在慢慢进入主流市场。

报道也提到,这场收购中Cosonic将保持BeyerDynamic的现有生产模式,不进行裁员,不改变生产基地,一切还是Made in Germany,这依然是件好事,德国本土的制造精密度目前依然无可替代。总之,让我们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