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 是时候来点禅语了

真 创 厚 脏 空

在音乐制作中, 初学者常常会觉得自己制作的音乐平淡且单调, 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制作者, 制作出来的音乐却非常丰满. 这巨大的差别, 其实来源于对音乐的逐步领悟. 换句话说, 就像佛教的悟禅一样, 慢慢从本我进入超我, 用更宏观的角度来创作.

那, 要不我们试试用禅语的方式来开导下作为新手的你?

真, 不仅代表了音色上的真, 还代表了技巧上的真. 我们花了很大精力, 去寻找逼真的音色. 但你有没有想过, 在表现技法上去拟真, 而不仅仅是音色上呢. 再美妙的钢琴音色, 如果你只用它演奏一个音, 它也会逐步变得难听, 而再平凡的音色, 如果你加入华丽的演奏技巧, 听众也会被你吸引. 那么, 你要做的, 就是尽量在音色和器乐演奏技巧上都要求真.

创, 毫无疑问首先就代表了创作, 但, 它同样可以是创想, 创意和创新. 你花了大把时间, 去寻找一个底鼓的音色, 这很棒, 说明你在求真. 但如果一直这么找下去, 可能会消磨掉你最主要的灵感, 那就要想办法来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底鼓, 你可以试着去改动它的ADSR包络, 改动它的Pitch和Tune微调它的音高, 利用Transient Shaper等工具调整它的瞬态, 利用Compressor调整它的冲击力, 加入Saturator添加失真和密度, 甚至, 再加上一个混响让它有点80年代风格. 如果创造新的音色, 成为了你寻找音色过程中的第二反应, 那么你已经在成为高手的路上了.

厚, 是听觉上的安全感. 真实的乐队或优秀的编曲, 在频谱上都有丰满厚实的频率分布. 初学者也许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低切的说法, 那就是, 如果这是件中高音乐器, 那就给它做个低切避免低频混浊. 当然这样没错, 但问题的焦点在于, 作为初学者的你, 是否有能力判断某件乐器属于什么频率的乐器呢? 木吉他即使在演奏高音时, 低频也会带有微弱的共振, 而这种共振在听觉上非常和谐和温暖, 你是否要切掉这一部分呢? 我的建议, 永远是不到万不得已, 不要做大量的低切, 让乐器都保留自己的厚度, 到了最后完成阶段, 选择性的进行低切, 以保留音乐的温暖与厚重感, 这也是音乐的根.

脏, 就是脏, 但不要太多. 很多昂贵的采样, 会给你非常干净的声音, 但这并非为了让你拿起来就用, 而是为了你利用它的白纸特性, 进行二次创造. 为什么现在流行Lo-Fi的音乐风格? 和某些写作或绘画软件会提供不同的纸张背景一样, 哪怕明知道是虚拟的, 人们也依然会喜欢拥有材质和纹理的感觉. 我们可以试着在音乐中加入磁带机, 或是电子管类的插件, 给音乐添加不规律的噪点, 颗粒感或是饱和度, 让音乐像是被阳光烘烤过一般带着暖意, 你甚至还可以用一些模块化的调制插件, 给某些乐器增加点不确定性, 令它变得神秘莫测. 总之, 就是脏, 但不要太多.

空, 不但指的是空间感, 还有音乐的呼吸感. 先说说空间感, 如果你懂一些摄影, 你应该会理解, 优秀的照片, 有着非常棒的空间感, 这并非仅仅是大光圈和虚焦, 而是妥善选择了光圈和焦段后的前景跳脱但又能与后景融合的结果. 音乐也是如此.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制作人, 也常常会怀疑自己, 我的器乐编排已经足够饱满了, 为何听觉上还不够气场呢? 这可能就是因为乐器和声部的空间安排不够合理, 比如一味的讲求人声贴耳, 结果造成人声和乐队的空间感不一致, 听出了卡拉OK的感觉, 又或者影视配乐中的Hits或Impact没有添加适当的混响, 那么最后那一下的气场就无法达到炸裂等等. 为各个声部安排声场, 不仅左右, 还要前后, 让声音纵深起来. 但空, 还有第二个含义, 音乐的收放和留白. 但这更偏向于概念上的, 可细化可宏观. 举个例子, 我们常听的Trap或Hiphop音乐, 第三或第四小节为了避免节奏呆化, 就常将第一拍的重音退后半拍, 造成听觉上一脚踩空的失重感, 这就是一种空. 爵士乐中大量的切分音, 也是一种空. 战争片中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突然遭遇炮弹在身边爆炸, 一瞬间声音消失只剩下耳鸣, 这也是一种空. 利用空, 来创造听觉上的戏剧化, 懂得这个技巧的人, 都是邪恶的音乐大师.

当然, 以上都是音乐与音频技术中几种主要的应用技巧, 我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 让说教变得趣味一点而已, 这种虚无的禅语我们可以再来上一吨, 比如水, 我们要让用音乐流动起来, 或者, 作为背景配乐你可以复制粘贴, 该水就水. 再比如火, 灵感就是音乐的火种, 如果你找到了那一丝火苗, 一定要用各种方式记下来, 说不定今后会火(谐音梗是吧)等等等等. 咳咳, 不过, 除了我开玩笑的部分, 其他都是真的, 这些打着禅语幌子的一字真言, 不仅是我, 也是世界上所有音乐制作人的共同认知, 希望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