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ves Tune Real-Time

这才是Waves音高类插件的潜在力量, 高度的内部互联

这几天华晨宇演唱大地跑调的新闻沸沸扬扬, 我做为从业者, 也跑去虎扑参与了一下评论. 在电子音乐年代, 歌曲中的人声开始碎片化, 并不像以前的歌曲人声那么从一而终贯穿始末, 而更多的像个装饰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歌手特别经不起推敲的缘故.

由于在虎扑我已经义正严词的对华晨宇的表现进行了批评, 在此就不再啰嗦了. 但我们可以聊聊音高这方面的插件.

我相信哪怕是音频圈业外的人士, 也几乎都听说了一个名词, AutoTune自动音高. 这个词似乎是凡凡带火的. 没错, 虽然Autotune在世界电音圈里已经流行了十几年了, 但大家都是近几年才开始关注这类效果. 我虽然很早就听说了AutoTune甚至试用过, 但由于大多数制作并不包含电音, 因此音高音准类我还是常用Melodyne(前阵子升级到了完全版), 但最近确实越来越对自动音高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utoTune的作用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一个音准偏移器, 你在插件界面对某些音高进行设置, 命令当它触发到某个音高上时, 就会自动偏移到指定的音高上去. 比如要唱一个C到D, 但唱不准总唱成C到C#, 那么就在插件里设置所有C#都必须偏移到D上去, 于是歌手只要唱不到D, 结果也还是会飙到D. 当然, AutoTune除了补救歌手的能力不足, 某些时候也做为一种乐器登场, 制作人用MIDI键盘控制它的音高, 让歌手的声音产生合成器的效果, 这类功能也称为Vocode声码. 比如DaftPunk经常使用的机器人声音, 或者在24K中Bruno Mars开场的一段酷毙了的声码合成旋律.

这也是为什么AutoTune火爆全球的秘密, 它已经成了电子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乐器.

然而AutoTune的母公司Antares, 也掌握了这个财富密码, 一套全部功能的AutoTune PRO X非常昂贵,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订阅制了, 这意味着你每年要交不菲的订阅费, 以维持一套AutoTune的使用权.

如果你要购买一套Auto Tune PRO X, 买断的售价是港币3723元, 而如果你采用订阅制, 每年的使用费是港币1420元. 虽然我列举的都是网站里最昂贵的套餐, 但如果你是制作人, 你肯定最后会回到具备全部功能的产品中, 这是我血的教训, 肯定的.

*使用港币换算是因为我的微屁恩所在地设为HK, 因为我必须飞跃疯人院向国外大佬们学知识. 港币和人民币差值不大.

注意看订阅制中的红字部分, 每年订阅费1420港币. 好吧我不到这个级别…

难道说穷人就不能AutoTune了吗? Waves的一款实时自动音高软件, Waves Tune Real-Time, 正好满足了我对实时自动音高插件的好奇.

但我并不想过多的讨论自动音高方面的技术, 这些其实很简单, 和前面说的一样, 在界面中设置希望的旋律音阶, 再排除掉一些无用音高, 并指定邻近的半音自动偏移到哪个音高上, 最后确定一下偏移的瞬态和识别的宽容度, WTRT就能达到和AutoTune一样的效果. 或者有时间的话我再深入讨论.

而我最想分享的, 在Waves最近的新版本中, 包括从Key Detector插件的推出, 到和Waves音高系列插件圈层, 一个所谓互联的新概念.

我之前并未深刻的归纳和总结Waves家的音高类产品, 可能由于AutoTune的名气在外, 我的创作风格也极少电音, 再加上我的一些录音工作也主要使用Melodyne, 我对Waves公司推出了音高系列插件都不太关注, 它们分别是, Vocal Bender, Waves Harmony, Waves Tune Real-Time, 和OVOX. 这几个产品我都用过, Vocal Bender也应用到一些声音设计项目中(比如实时压低人声等), 它们其实比我想象的要优秀很多. 比如Waves Harmony可以为主人声增加多达8个和声音高, 这些音高可以自行设定或用MIDI键盘实时控制. 比如OVOX可以实时合成出许多非自然的, 但又自然的有机体但又电子化的声音, 就像Ghost in the Shell. 再比如这次说到的Waves Tune Real-Time, 实时控制音高以弥补歌手的不足或是达到乐器的表演效果等.

但随着Key Detector的推出, 和Waves的一番解释, 我才明白了. 这大概是Waves的一个新概念, 在音高插件内部达到互联.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当你将Key Detector插入需要识别的音轨, 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识别后, 会得到当前音轨的音高和调式. 注意, 这里不仅仅是音高, 而且有调式, 比如C自然小调或bE和声小调之类确切的结果.

识别中
传递识别结果

在这个阶段, 你可以通过对音高和调式了解到的信息, 来演奏或编排更多的声部. 或者, 你可以将这个结果, 发送给Waves音高类的几个插件(当然你必须将它们加载进项目中), 当它们接受了音高和调式的信息后, 它们所控制的音轨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好吧你可能觉得这也没啥呀不就是传递个某音高的音阶么, 对, 如果仅仅是单音的音阶那确实没啥, 但对于一些带有复音也就是和弦(和声)功能的音高插件, 这就意味着在这个音高和调式下, 每个音所触发的和弦音是不同的. 明白这个概念了吗?

比如, 当你的曲子是A和声小调的, Key Detector识别出来后发送给Waves Harmony, 这样当你演唱一个音高为A的音, 它就会为你衍生出几个和弦内音比如C和E(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 当你演唱D的音时它会为你衍生出F和A的音来. 而当你的曲子是A大调的时候, Key发送给Waves Harmony后, 你同样演唱A的音, 它会为你衍生出C#和E, 当你演唱D的音, 它会为你衍生出F#和A的音来.

我们看图可知, 在Key Detector检测出曲子为bB调的小调后, 我们可以传递到项目中同样加载的另外三个音高插件中去.

Waves Tune Real-Time在得到这些信息后, 会在下方音高与调式区显示出这些信息, 并在键盘区出现一堆粉红小箭头, 这意味着在当前音高调式下, 你的哪些音高是和弦外音而会被偏移到合理的位置, 比如在bB小调这个调式中, 几乎大部分白键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如果你唱出了一个D, 它要么给你降到C#要么给你升到bE.

Waves Harmony在得到了信息后, 同样会在顶端显示这些内容,bB Minor. 但如果你点开下方一个小小的EDIT菜单, 你会发现类似于Waves Tune Real-Time的音高偏移键盘, 而功能也类似. 指定哪些音必须向左或向右, 也就是降或升到哪些音高. 如果说Waves Tune的单旋律是小儿科, 到了Harmony这里就有趣得多了, 因为你可以在MIDI键盘上演奏复音和弦, 来触发主音轨的其他和声. 但你完全不用担心弹错和弦音, 因为刚说过了, 错误的音高都会被规避掉.

Harmony的隐藏菜单

同样带有复音功能的OVOX, 当然也不会缺乏这个功能, 在得到了Key Detector传递的识别信息后, 我们甚至可以打开一个完全一样的EDIT菜单, 进入键盘编辑区, 采用当前调式的设定, 或自己改变一点细节, 然后用于音高演奏.

OVOX的隐藏界面, 可进行和弦编辑

这才是Waves音高类插件的潜在力量, 高度的内部互联.

这种互联的优势在哪里呢? 在我看来, 最主要的就体现在了现场表演, 和声部创意上. 在这类的音乐中, 快速而准确的触发音响效果, 非常重要. 这种时刻, 你可不能因为弹错了几个音而毁掉了一个本应非常炸裂的音响效果. 这和以往的钢琴Solo什么的完全不同, 我们在说的更多是音乐的听觉感受, 而非旋律美感.

对了, Waves这一代的音高类插件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全部加入了调制模块.

M表示Module调制, 包含LFO低频振荡器和Seq音序器, A表示ADSR表示包络, AM表示Amplitude波形, PT表示Pitch音高, SP表示Spread扩散, FR表示Formant共振峰, 这些调制器都可以拖放到任意位置, 让它们替你做出很多自动化的实时控制.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一直认为Waves不过是开发一堆复古的或过时的简单插件, 然后躺在上面数钱? 我以前真这么想, 虽然大部分插件挺实用的, 但比起别的品牌一直在推出花里胡哨的东西, 我总觉得Waves是不是不会再创新了. 但随着一点点的更新, 和更细致的观察研究, 我发现, Holyshit, 这些音高类的新玩意真的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啊.

前面说过, 这次不聊实时自动音高, 就是因为, 自动音高什么的, 在和声体系里, 只能算一年级吧. 总之, Waves的这几款插件我都收下了, 准备给它们建个群, 时不时发点音高啊调式啊给它们, 搞不好能培养个和弦AI出来呢.

而你, 会选择它们吗?


购买凭证: